为强化学生反诈意识,筑牢校园安全屏障。近日,甘肃银行联合我院计划财务处、安全保卫处、机电工程学院多部门开展专题普法宣传,甘肃银行客户经理梁润芝以真实案例为镜,敲响防诈警钟,向学生们揭示电信诈骗的常见套路及“帮信罪”的法律后果,帮助学生树牢法治观念,提升防范意识。
宣讲现场,梁经理直击痛点,结合大学生因“兼职刷单”“出借银行卡”误入“帮信罪”的真实案例,深入解读国务院第170号令等法律法规。她强调,“帮信罪”绝非小事——出租个人电话卡、银行卡,协助搭建涉诈网络设备等看似“举手之劳”的行为,极有可能成为犯罪团伙的帮凶,一旦触碰法律红线,不仅面临刑事处罚,更会给学业、就业留下终身污点。为帮助学生掌握防诈"硬核技能",梁经理提炼出防诈“三要三不要”指南:
要做到:
1.立即安装“国家反诈中心”APP并开启预警功能,构筑智能防护盾;
2.妥善保管银行卡、电话卡等重要信息,不给诈骗分子可乘之机;
3.遭遇可疑情况,第一时间向老师或警方咨询求助。
不要做:
1.坚决不出租、出借、出售个人金融账户,斩断犯罪链条;
2.警惕“高回报、低风险”的兼职诱饵,天上不会掉馅饼;
3.切勿随意点击不明链接、扫描陌生二维码,避免设备被恶意控制。
此次宣讲活动为同学们敲响了防诈警钟,让大家深刻认识到:防范电信诈骗不仅是在保护自己的“钱袋子”,更是在守护人生的“法律底线”。许多同学表示要当好“反诈宣传员”,把学到的知识传递给家人朋友。
青春不容“诈”欺!我校将持续推进“无诈校园”建设,通过警校联动、银校合作等方式,为同学们撑起“法治保护伞”,让安全意识和防诈能力成为伴随终身的“隐形盔甲”,共同守护菁菁校园的纯净与美好!
审核:马彦彪